服务外贸企业 深耕出口市场----《国际商报》
服务外贸企业 深耕出口市场
——访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连逸群
《国际商报》2010年10月20日 记者 黎 安
2010年前三季度,福建的出口企业从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简称福建信保)得到了21000份全球买家资信报告。福建信保提供的这种全球买家资信报告,正得到越来越多出口企业的欢迎与信任。
正如台湾灿坤集团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黄进发所说,中国信保提供的资信调查服务,对提高出口企业的资信跟踪分析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很有帮助,有利规避风险,抓住商机。因为国际市场风云莫测,单个出口企业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国际市场的风险变化。
有了完善的国际买方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就敢于大胆接单,福建华闽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纪闽新亦深有同感。他认为,中国信保的这种特色服务,可为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构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同时抢抓海外订单。
积极寻求买家资信、紧跟风险评估,显示出福建出口企业的国际业务开拓方式正在改变,不再盲目,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强调商誉、更加关注国际商业法则。
福建信保副总经理连逸群介绍说,为出口企业提供全面的风险管控服务,是福建信保针对福建省重点出口企业推出的“一对一”服务方案,急企业所急、给企业所需。因为中国信保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的风险评估渠道,并结合国家外交、外经贸、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撑,可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
如何有效地帮助出口企业融资,是福建省外经贸工作亟需突破的另一个难点重点。福建的出口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企业总体规模不大,长期存在融资难题。特别是在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全球商业信誉遭到重创,出口企业有单不敢接、或者没钱接,整体出口形势一度窘迫。
保单融资、订单融资等金融产品的及时推出与全面宣导,成为提振福建出口形势和开拓新兴市场的一剂良方。没有了出口收汇的担忧、免除了生产资金短缺的顾虑,福建外贸企业信心重拾,迅速扭转了颓势。
中国武夷股份有限公司陈雄的体会颇深。中国武夷极为看好非洲的工程建设市场,并且深耕其中,遗憾的是当地政治风险较大、收汇难度较高,于是中国武夷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选择信用保险工具应对,公司在当地胆气壮、步子稳、发展快。
出口企业的难点,就是福建信保的着眼点,这也是福建信保全面走向出口企业的机遇,连逸群的理解独具一格。他认为,中国信保诞生的本义,就是要解决出口企业的现实难题,关键在于信保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满足出口企业需求。
出口信用区域统保模式,是福建信保结合福建省情而推出的又一个得意之作。该模式由福建信保与县级政府共建,按照“政府牵头、信保支持、企业受益”原则,实现区域出口“风险全覆盖”。在福建漳浦县,福建信保还进一步将台商也纳入了信保的政策适用范围。
连逸群解释说,区域统保模式的推出,重在解决信保业务的覆盖率和接触面,特别是针对中小型出口企业。他相信,出口企业只要开始用信保政策,就会喜欢上信保,并伴随企业一路走强。信保对出口竞争力的巨大支撑作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证明与认可。
当前,海西建设如火如荼、两岸合作如潮如涌,未来闽台产业联合走向世界,将是福建外经贸的一大区域特色,将台商纳入信保政策,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与突破。
主动作为、深耕福建,福建信保的表现深得福建省政府的嘉许,也为自己迎来了了理想的展业环境和企业基础。据了解,早在2002年,福建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此后相关政策延续不断。现今,福建省更是将引导、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视作为加快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翔实的统计数字应该更具说服力。1-9月,福建信保累计实现短险承保金额40.2亿美元,比增77.6%; 8月底实现一般贸易渗透率达23.5%,同比上升5.46个百分点;福建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覆盖面达56.7%;在开拓中亚、西亚、东欧、非洲及东盟等新兴市场,在拉动机电、高新技术、轻工纺织、农产品出口等方面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