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95387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

中国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的风险分析与对策(上)

 

  摘要: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近年来,中国电力企业参与的海外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是EPC项目。但由于在承接海外EPC项目过程中,对各种风险分析不够或缺乏有效的对策,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可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源点控制,对EPC项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将面对的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环境风险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从而提高中国电力企业的涉外风险分析和规避能力。

    关键词:电力企业,海外工程,EPC项目,风险分析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近年来,中国电力企业参与的海外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是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项目(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合同。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新签合同额1 344亿美元,同比增长6.5%。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435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6994亿美元。在201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前50家企业中,主要从事电力行业的企业分别达11家、15家。

  为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6月6日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商务部于2010年8月26日印发了《对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要求对企业重大风险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完善境外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和控制措施,从而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在国家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指导下,加强境外安全风险防范和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复杂多变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原因、海外电站项目的特殊性和欠缺EPC项目管理经验,中国电力企业对各种海外风险分析不够或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风险和巨大挑战。如何提高EPC项目管理意识,增强各类风险识别能力,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中国电力企业走向国际化市场过程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的风险构成分析

  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投资额相对较大,周期相对较长,项目管理过程相对较为复杂,且因所处的国家、地域不同,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很大。根据项目管理的实践和风险管理策略,为了便于区分和识别各类风险的性质及其潜在影响,应依据风险来源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外部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环境风险。

  (一)企业外部环境风险构成分析

  1.政治和社会风险。是指项目所在国的政局变化、战争、武装冲突、恐怖袭击或绑架、社会动乱、民族宗教冲突、治安犯罪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治局势风险。项目所在国的政局是否稳定,政治集团内部和派系之间利益争夺,与邻国的关系如何,边境是否安全,项目所在国与中国的关系如何,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如何都对项目的实施带来不确定性。二是政府体制不合理,办事效率低,行业贪污腐败严重,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了项目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三是恐怖主义和一些国家内部的动乱组织都可能会给项目实施带来无法预期的风险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四是人文社会环境。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文环境,由于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不同,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及困难,如伊斯兰教斋月期间,当地劳工出勤低,影响正常施工,造成潜在风险。近些年,中国企业员工在世界各地从事项目建设被抢劫、被绑架甚至被杀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海外项目的人身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2.经济和市场风险。是指经济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主权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海外项目不仅受到本国和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的影响,也要受到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项目所在国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可能使原计划的项目被取消、中途终止或完成的项目不能投入使用。二是通货膨胀。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就会出现物价飞速上涨,项目成本急剧增加。三是汇率变动。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一般都是以当地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如美元等)两种货币支付,这两种货币与人民币之间汇率的不利波动会给项目带来一定的风险,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汇率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利润。四是市场动荡,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实施过程一般较长,期间货币金融市场、物资材料市场如发生大的动荡将给项目带来很大的影响。五是资金短缺风险。某些国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对于政府项目轻则延期支付工程款,重则简单废弃合同,拒付项目债务,这将给项目带来重大损失。

  3.政策和法律风险。是指项目所在国政府的财政、货币、外汇、税收、环保、劳工、资源政策的调整和国有化征收等。在海外项目承包过程中,项目承包商会同时受到国内和项目所在国两国的政策和法律的制约。一是项目所在国劳工政策,如禁止夜间作业、增加当地劳工福利,从而造成工效低下,人工成本增加。二是税收歧视,如对外国建设商提高税率、各种费用摊派等。三是外汇管制,企业资金的回流增加难度。四是项目所在国的各项强制性标准、质量安全规范、环保要求等,都会给项目的实施带来风险。

  4.自然风险。是指自然灾害、气候条件及重大流行性疾病。一是可能发生的洪水、地震、海啸、火山、飓风、洪水、泥石流等地质条件带来的风险,可能给项目毁灭性打击。二是恶劣的气候条件,如项目所在地气温、雨雪等施工气候环境恶劣,将会给项目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影响。三是流行性疾病,如疟疾、登革热、伤寒等,可能造成人员感染,对员工身体和项目生产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5.海外发生的可能对项目实施造成危害或形成潜在威胁的其他各类风险:如土地问题,主要是边界不明确、赔偿金额不确定等。

  (二)企业内部环境风险构成分析

  1.技术风险。是指海外EPC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含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和技术标准风险三个方面。(1)设计技术风险对整个电站项目尤为重要,关系到项目的进度和成本。一是设计进度,如由于EPC总承包商对设计技术掌握程度不够或设计人员缺乏,致使设计不能按照计划完成,施工图纸不能及时提供,影响工程进度,同时造成窝工损失。二是设计缺陷,如设计时对地质条件,水文气候条件重视不够,没有深入调查,导致返工,加大项目成本。(2)施工技术风险主要是设计方案确定后,由于业主的特殊需要、设计方案不科学或地质条件等原因,导致施工方案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可行;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3)技术标准风险是海外EPC电站项目最为典型的风险,国内一般采用中国通用标准,而项目所在国可能采用英国标准或美国标准等,不同的标准可能会导致设计方案完全不同,成本也会相差很大。由于在项目设计、施工甚至验收过程中,对标准的理解或熟悉程度不同,可能减少项目的利润甚至亏损。

  2.物资、设备供应风险。是指物资材料、设备供应延误工期及价格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无论是从国内组织物资、设备到海外,还是在当地采购,价格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可能导致采购成本增加。二是中国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中亚地区,由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欠发达和资源有限,容易出现施工物资不足、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设备延期或缺件、不配套等现象。三是电站项目中大量的物资、设备需经长途的海运或陆路运输,运输的安全和能否按计划运抵现场也会对项目的实施有重大的影响。

  3.施工风险。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质量风险、安全风险、进度风险、成本风险。(1)质量风险。主要是施工的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工程不能通过验收的风险。另一方面,海外项目施工更加强调过程控制、过程确认、过程签证。(2)安全风险。主要是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是否规范,安全预案、危险源点是否考虑全面、完善,安全文明的施工措施是否到位,给员工自身安全、财产等带来的风险。甚至有的海外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对安全事故有明确的要求,可能导致退市风险。(3)进度风险。海外项目对工期延误的罚款数目是很大的。此类风险主要是工期的不合理安排和不可抗力的天气原因、业主频繁更换等等导致。(4)成本风险。施工成本主要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用等,如何进行集约化、精益化成本管理,施工方案是否优化,成本分析、过程控制好坏等都将是影响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

  4.管理风险。主要是来自项目内部管理的风险,包括组织协调、人力资源和合同管理三个方面。(1)组织协调风险。海外项目涉及的组织和人员很多,比如与业主方协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业主可能寻找各种理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与所在国政府部门(外交、使领馆、财政、税务、海关、警察、交通、劳动部门等)的关系处理;项目内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工作分工是否协调;项目与公司总部的内部接口和沟通效率;材料、设备供应商的选择;与国内相关部门(海关、港口、运输部门等)的关系处理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展。(2)人力资源风险。实施海外EPC电站项目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的专业较多且需各专业相互配合。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配备,工作能力、效率水平是否合理,都会给项目实施带来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地聘用员工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工作习惯等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3)合同管理风险。合同范围是否明确界限划分,价款支付方式、银行保函、税收与保险条款、业主的责任条款是否明确和规范合理,法律适用条款和争议解决条款是否合理等等带来的风险因素。

  二、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风险防范策略

  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各类风险取决于风险的各种存在因素,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要减少和避免风险,就必须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根据以上风险构成分析,进行有效的应对和防范。

  (一)企业外部环境风险防范策略

  1.政治和社会风险防范。针对项目所在国政治局势和政府体制效率低下等风险因素,建议项目前期组织有关人员详细了解所在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应急预案,保障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使项目人员在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所在国社会环境、社会习俗等因素,需提前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尊重当地的人文环境,合理安排工期,并做好相关的公关工作,最大限度取得业主方的支持与帮助,保证项目实施。

  2.经济和市场风险防范。一是做好市场调研,详细了解所在国的经济政策、物价指数,在报价时建议增加物价调整公式(5%或10%幅度调整合同价款),并合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二是做好金融环境分析,根据外汇汇率情况结合项目成本情况,合理确定支付币种(当地货币与美元)的比例,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采用变动汇率(升值或贬值幅度)管理,尽可能地转嫁外汇风险带来的损失。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加强外币结算及汇率风险防范研究,开展汇率影响分析,并在海外项目开发时充分考虑汇率因素,结合国际金融环境,选择有利的货币结算和汇率结算方式,针对在建项目出现的外币结算及汇率较大变动问题适时向业主方反馈意见,争取合理补偿。

  3.政策和法律风险防范。一是咨询了解项目所在国的各项政策,尤其是财政、外汇管制方面的要求,做好项目的预算和成本分析。二是了解项目所在国劳工法律规定,如沙特等国对雇佣当地劳工有严格的比例要求。如果雇员较多,为便于管理,应成立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与每位雇员签订劳动合同,清晰说明雇佣条件、工作内容、工资条件以及违约罚则等,也可以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尽量减少可能发生的劳工纠纷案件。三是了解双边的税收相关政策,比如秘鲁和智利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资本与政府签订税收稳定协议,对于一定程度上锁定项目风险颇有用处,也是合同转嫁的重要表现形式。

  4.自然风险防范。一是保险转嫁,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项目所面临的自然风险是有效规避自然风险的途径。二是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可能地减少窝工、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完善项目的医疗保障机制,做好与当地医疗机构的定点联系服务,包括应急事项的紧急处理、定期医疗体检、流行疾病的防控等。

  5.对于海外发生的可能对项目实施造成危害或形成潜在威胁的其他各类风险,建议依托业主方处理与当地的一些争议问题,如项目所在国的土地边界和赔偿问题,诸如此类问题最好能在合同中明确属于业主方合同义务,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带来的过多纠纷,致使工期延误等损失。

 

来源:《经济与管理》、国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