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95387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

国际贸易与投资要闻月度点评(2016年第11期)

    一、重要贸易和投资谈判进展 

    (一)TPP的实现陷入窘地
    美国共和党的议会领导层11月9日表示暂时搁置年内对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的批准,该协定实现的希望变得渺茫。日本政府打算推动已确定就任美国下一届总统的特朗普批准该协定,但很难想象向选民约定“退出TPP”的特朗普会改变主意。日本将被迫从根本上调整贸易政策。

    【点评】特朗普在近期宣称上任后第一天就退出TPP。如果这一承诺兑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可加快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亚欧大陆经济圈建设。但仍需警惕特朗普的政策目前还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考虑到美国已经在推动TPP协议达成上做出了多方面努力,如果美国退出TPP协议,会极大地损害美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及信任度,因此,美国是否会对TPP协议进行修改以另一种形式开展仍待观察,中国也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结果的应对策略。

    (二)安倍:如果TPP失败 将把重点转向RCEP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表示,在美国处于政权交接过渡期的当下,必须由日本来主导(使TPP)尽早生效。如果TPP失败,将把重点转向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点评】日本希望以TPP为前提,推进与欧盟的日欧经济合作协定(EPA)及与东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期产生“超级自贸区多米诺”。然而,美国国会将TPP搁置,对于一直致力于推动TPP协议达成的日本安倍政权来说,情况变得严峻。虽然安倍政府促成TPP的决心坚定,如若在没有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参与,高标准的经济合作方式,使很多国家都承担不起,日本达成目的将十分困难。这也使日本不得不考虑加快促进与欧洲及东亚地区自贸协定谈判。日本未来如将重点转向RCEP,将利好中国未来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发展。

    二、重要海外市场动向

    (一)航运巨头马士基利润大幅下滑
   世界航运巨头丹麦马士基集团2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受集装箱运价和油价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集团第三季度盈利4.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44%。财报显示,当季马士基集团营业收入约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9%;实际利润为4.26亿美元,同比下降36%。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施索仁表示,集团第三季度业绩“不尽如人意”,较低的运价和油价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点评】目前,产能过剩依然是航运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全球经济不景气,地缘政治问题加剧,贸易保护抬头,贸易量增幅在降低,运力过剩,航运的复苏暂时看不到希望。另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或给航运业带来冲击波。由于该行业的繁荣依赖商品的低贸易壁垒,而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的总体立场有可能损害航运业。短期来看,在航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之际,特朗普当选对市场的冲击有可能导致贸易量下降,对航运业不利。

    (二)越南公布实施特别优惠关税方案
    越南政府近日公布了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2016-2018年特别优惠关税方案法令。根据该法令,为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 (ACFTA) 有关承诺,来自东盟国家及中国的数百种产品关税为零,包括蔬菜、水果、加工或腌制的鱼和其他海鲜产品、可可及其制品、谷物、面粉和肉类等。根据ACFTA有关承诺,越南将减少或在2018年底将90%税目的税率降到零,剩余10%的税率将在2020年完成降税。

    【点评】东盟和中国产品进口关税降低将加剧与越南本土产品的市场竞争,当进口关税降低到零时,东盟地区产品进入越南市场将具备更多竞争优势。越南对于进口水果没有设置太多技术壁垒,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缺乏管控,这对于中国而言是扩大对越南出口贸易的利好消息。越南农业为中小规模生产,与中国的较大规模农产品种植相比,产品成本更高,这一协定的实施,有利于扩大中国水果等产品出口至越南。

    (三)特朗普当选可能导致贸易战爆发及通胀升温
   施罗德投资10月9日称,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预计初期刺激后,可能导致贸易战爆发,出现较疲弱的增长及通胀可能升温。特朗普的财政政策将包括减税及减少开支,这将导致利率上升,通胀及财政赤字扩大。预计新总统的财政政策不一定能够在国会顺利通过,但他在贸易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预计政府财政开支将出现温和增长,而随着对中国及墨西哥增加关税,贸易战也随之爆发。

    【点评】特朗普的减税政策短期内对经济具有刺激作用,但随着通胀及利率上升,长期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另外,如果其减税政策仅是针对富人,那么减税的经济效益并不会很大。贸易方面,特朗普从竞选期间就凸显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如果未来实行高关税,产品价格将会随着升高的关税而上升,以及外劳减少导致工资上升,整体经济可能将出现滞胀。但现在全球经济、贸易日益紧密,美国不可能完全孤立的自我发展,且中美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客观上也不允许贸易战。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将会从美国的实际利益出发考虑未来与中国的贸易。

    三、贸易救济专题

    (一)美国将对中国借道越南输美钢材展开新调查
    美国商务部将就中国钢铁公司是否通过越南运输钢材以规避美国进口关税一事展开正式调查。美国钢铁公司在申诉中指控称,中国钢铁公司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先将钢材运往越南,做出足够改变,使之可以归类为越南制造,再将改变原产地后的钢材运往美国并按照美国向越南征收的较低关税税率缴纳关税。

    【延伸】美国已经在试图阻止中国制造的钢材充斥美国市场,这项调查决定意味着美国的行动升级。遏制中国过剩金属产品外流的斗争并不限于钢铁。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土安全部还在调查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是否曾通过墨西哥以不正当方式向美国出口铝材并在新泽西一家工厂对这些铝材进行加工以逃避美国进口关税。

    (二)中国与欧美经济摩擦出现激化迹象
    中国与欧美等主要国家的经济摩擦出现激化的迹象。美国政府11月23日表明了不承认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中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方针。此外,欧盟(EU)也持相同态度,日本保持步调一致的可能性很大。1~8月中国遭受各国实施的反倾销调查比上年同期增加49%,达到85起,其中35起涉及钢铁。

    【点评】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主要领域在钢铁,欧美将其钢铁企业业绩恶化归因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向其倾销。如果中国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将能以其他第三国的价格作为标准,判断是否属于倾销。但一旦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欧美只能在出口价格明显低于中国国内的情况下才能征收反倾销关税,。中国将考虑采取对抗措施,包括向WTO起诉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