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口企业借“信用险”护身——《江苏经济报》2009年1月12日财经版报道
2008年三季度以来,我省外贸出口企业率先感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很多出口企业的在手订单只有往年的3-6成,外贸下滑幅度为历年来少见。与此同时,由于相当部分国外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拒收货物、拒付或拖欠货款甚至赖账的现象日益增多。这是昨天在宁召开的“2009年促进出口增长与风险防范高层论坛”会上传出的信息。
目前,我省出口贸易当中大概有50%到60%的出口业务是采用传统的信用证结算,而放账交易又会大幅增加收汇风险,不论选择何种付款方式,都将面临风险,如何控制和转嫁风险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我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比例不高,不到全省一般贸易出口企业总数的3%,投保的出口比例占全省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不到6%,出口信用保险涵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但风险防范意识、出口信用保险意识普遍淡薄,不愿意花钱买保险,一旦遇到出口收汇困难和损失,则悔之晚矣。
统计表明,2008年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通过信用险带动的一般贸易出口达到55亿美元,其中支持新市场、新客户出口18亿美元,支持高新科技产品出口22亿美元,支持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该公司累计处理各类可损索赔案件406起,涉案金额达1.01亿美元,其中支付赔款1945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16%;利用海外渠道优势,帮助我省企业追回逾期账款4860万美元,使企业及时化解了风险,维护了企业的经营安全,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中,2008年10月28日,我省一进出口企业因蒙受了近520万美元的区大损失向江苏信保报损,该公司立即主动出击,调查案情,快速理赔,仅仅50天就完成了赔付,赔款达416.1万美元。这是江苏信保成立以来单笔赔款金额最高的案件。据悉,该买家拖欠了我国国内出口企业约400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另外,我省另一个进口代理销售PTA产品的进出口企业也成为信用保险的受益者,该企业因浙江进口委托方破产倒闭,导致3200万元货款难以收回。该公司接案后迅即启动重案应急预案,积极帮助企业挽回损失,并及时赔付2989万元。此外,针对企业出现的逾期账款,他们积极协助企业减损。去年10月,我省一家光伏企业的欧洲买家,因融资银行资金紧张,导致项目延误,2500万美元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企业报损后,中国信保立即启动海外追偿机制,最终在11月中旬成功追回全部欠款,挽回了企业巨大的损失。该案也创造了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单项案件追回金额的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