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险为追讨赖账“兜底”——《扬子晚报》2009年6月11日报导
“真是有惊无险!”说的是苏州一家企业:去年年底工,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刚帮该企业从德国C公司追回2000多万美元货款,不久,C公司便申请破产。出口信用保险再次在我省外贸企业中赢得了“保护伞”的美誉。
“2009年全省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会议”今在宁举行。记者昨提前了解到,今年1-4月,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我省信保将加大与外贸企业合作力度,承保规模将达120亿美元,占全国份额的1/7强。
苏企惊冷汗
才亿回2000多万美元,买家便破产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出口企业海外频频遭遇“赖账”,国外不少企业和个人支付困难,拒收货物、拒付货款甚至赖账的现象日益增多。2008年发生信用风险的超百万美元案件占全部报损案件的54%。而我省不少企业,由于之前投保信用保险,得以成功化险为夷。信用保险可化解风险、为外贸企业撑起“保护伞”,这一观点已逐渐被我省外贸企业接受。
如上述苏州企业:2008年7月14日,该企业向信保江苏报损德国C公司拖欠货款高达2505万美元,C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公司。经信保江苏协助施压,先收回450万美元;后经信保江苏及德国、西班牙两地领导追偿渠道联运,向买方、买方负责人、担保方、项目方及融资银行等6个关系方多管齐下;41天后的晚上9点多,西班牙项目方告知全部拖欠本息2109万美元已直接汇往被保险人账户。而2009年1月,德国买家便申请破产重组。
信保来“兜底”
光伏龙头签1亿美元大单,企业成本低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2.8%,出口同比下降22.6%,这已经是连续6个月下滑。”在此背景下,企业投保信用保险,获得赔款不是根本目的,最关键是可以“花小钱,挣大钱”。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潘水根介绍,省内某家大型外贸公司,原来的日本业务都是与中间商交易。绝大多数利润被中间商赚取,国内外贸的利润只有4%-5%。在信保支持下,该企业在日本设立办事处,直接交易,将利润提高到20%左右。险去银行融资本成和信用险保费,利润仍达到18%左右。
由于金融危机后订单违约率上升,像拉美买家,习惯分期付款,几项长达6-12个月,致使国内出口外贸企业面临着“有单不敢接”的难题。在信保的支持下,无锡、常州、苏州的光伏龙头企业现在已敢于接单,其中一家企业最近将签下来自欧洲的价值1亿美元的订单。据悉,江苏的光伏、船舶、机电、汽车及零配件、农产品、纺织服装、轻工、化工医药8个行业今年将得到信保的重点支持。
新闻链接:
信用保险7年带动江苏出口增80亿美元
所谓“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支持本国货物、服装和资本输出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目的是推动本国产品的输出,是各国政府普遍彩的贸易促进政策工具。
自2002年以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累计支持的一般贸易出口额已超过180亿美元,带动出口增量近80亿美元,每年直接拉动一般贸易出口增量6-9个百分点;每年支持的出口规模在全国位居第一。